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王宁教授作了《用文学艺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发言。王宁教授立足文化自信,以中国文学外译为途径,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说起,以大量的一手资料说明了中国的文化自信,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己、知彼、知世界、知领域、懂研究”的人才培养途径,报告还展示了文学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情境与机遇,也为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启示与思考。
《外国语》编辑部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作了《外语学习与认知发展》的主题发言,他从外语学习与母语认知、语言输入、概念系统、一般认知、社会交往等层面,讨论了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得益于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同时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的使用又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学习一门外语是在学习者原有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基础上增益和推进这一互动的。束定芳教授建议面对社会对于外语学科学习的情绪化攻击,我们需要用科学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实证去反击。
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作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公共媒体的共情修辞》的主题发言,他借助“新言语行为分析”这一新的理论工具探讨了公共媒体的言语行为如何通过“共情修辞”构建情感共同体,如何通过文明互鉴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时指出,“新言语修辞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共情修辞机制对于外交话语具有很强的描述力、解释力、构建力,共情修辞对于我们情感共同体的构建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权所有:welcome欧洲杯(中国百科)有限公司官网